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显成效 专家建议“以我为主”还要增加政策弹性
本篇文章1871字,读完约5分钟
主持人南羽:目前,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加快。然而,国外疫情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影响,我国输入疫情的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链的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一变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部署和加强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提出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比例、发行专项债券、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实施多种减税、减费政策等一系列措施。今天,本报开始对此进行解读。
我们的记者刘淇
最近,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0年第一季度召开了一次例会,提出要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新肺炎爆发以来,央行遵循稳健货币政策应灵活适度的原则,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央行通过准确的公开市场操作和有针对性的RRR降息提供短期、中期和长期流动性,并在银行体系中保持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今年3月29日,央行已累计投资39800亿元人民币进行反向回购。1月15日、2月17日和3月16日,央行还启动了3000亿元、2000亿元和1000亿元中期贷款便利化(mlf)操作,总投资6000亿元。此外,1月23日,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央行更新了当日到期的2575亿元定向中期贷款,更新金额为2405亿元。
自今年年初以来,央行还实施了两次RRR降息。1月6日,央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8000多亿元长期资金;3月16日,央行实施了有针对性的RRR降息,并释放了5500亿元长期资金。
二是及时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融资,增加再融资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有效准确支持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
从效益角度看,3月22日,中央银行副行长陈在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有5000多家重点企业专项再融资3000亿元支持疫情防控,企业获得的优惠利率贷款已超过2000亿元,实际融资成本只有1.27%左右。再融资和再贴现增加500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目前,累计优惠利率贷款已超过1300亿元,贷款利率明显低于4.55%的要求。
三是央行会同保监会等部门,对疫情发生后受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贷款展期和展期,帮助这些企业保持现金流稳定,度过难关。同时,它还积极引导市场利率下调,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2月份,一般贷款利率为5.49%,在贷款市场牌价改革前已下降了0.61个百分点。”陈在上述会议上表示,在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流动性增加政策和市场利率下调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实体经济略有改善。
总体而言,央行一季度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3月26日召开的2020年第一季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针对性和反周期调整的要求,大力支持疫情防控、恢复生产工作和实体经济发展。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贷款市场出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效应,贷款实际利率明显下降。
同时,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应更加注重灵活性和适度性,更加突出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港股01988)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要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经济发展、通货膨胀、外部冲击等因素,及时恰当地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应该“自我导向”,同时增加政策灵活性。有必要继续使用RRR削减、公开市场操作、mlf等。保持合理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稳定下降,特别是降低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压低企业信用债券利率;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月上半月可能成为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时间窗口。通过释放lpr改革潜力,银行债务成本将降低,实体经济的综合融资成本将降低;必须实施已出台的特殊再融资和再贴现政策,提高信贷供应的准确性,确保资金快速准确地到达所需领域。
“预计年内mlf利率将下调30个基点,这将引导lpr报价继续下降,促使企业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调;今年RRR的总体削减预计将实施两到三次,总体削减幅度为1.0到1.5个百分点。”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下半年,央行可能会将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以鼓励银行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特别是从配合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预计央行可能在第二季度实施全面的RRR降息,mlf利率也有望小幅下调10个基点,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标题: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显成效 专家建议“以我为主”还要增加政策弹性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9942.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