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南下”活跃 港股受宠?
本篇文章1409字,读完约4分钟
闫妍大一■我们的记者张伟
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资本市场,互联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是“南热北冷”。与今年的北行基金相比,它已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而南行资本则持续净流入,从而增加港股逆势的头寸。截至3月25日,今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累计净流入分别达到1513.72亿元和689.36亿元。
疫情对港股造成了很大的干扰,自1月下旬以来一直在持续调整。由于港股对美股波动更为敏感,其近期跌幅大于a股,恒生a股溢价指数更高。截至3月25日,恒生指数与1月17日相比下跌了19.03%,大大超过了同期上证综指9.56%的跌幅。恒生a股溢价指数于2月6日触及122.78点的最低点,3月19日攀升至137.48点的最高点,3月25日收于127.95点。这意味着与h股相比,a股的平均溢价接近30%,h股的估值优势突出。
与去年的数据相比,可以发现近期内地基金更愿意投资港股。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去年净流入近1500亿元,今年的净流入超过了去年的规模。从2月24日到3月25日,全球股市动荡加剧,但与前期相比,购买南向基金的意愿升温。沪港通下香港沪港通单日净流入超过10亿元。其中,3月13日和19日两次突破100亿元。
从购买南向基金的角度来看,我对低估值板块特别感兴趣。沈万红源的一项研究比较了3月17日和1月31日沪港通市值的增量变化。金融业和信息技术业合计占70.6%,其中金融业占43.5%。在a股市场,银行业估值较低,股价大面积下跌。内地银行在香港股市的h股普遍较a股折价,估值优势更为突出,这已成为南方“抢筹”的焦点。以3月25日为例,农行a股和h股收盘分别为3.37元和2.99港元;交通银行a股和h股分别收于5.12元和4.71港元;中信银行的a股和h股分别收于5.26元和3.76港元。
今年以来,保险基金开始了从南方“抢筹”港股的模式,其中很多是通过互联渠道购买的,也有一些符合香港所说的持有5%流通股的“标语牌”。对于保险基金来说,购买港股的成本较低,可以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率。例如,3月19日,中信保诚人寿通过深港通从港股二级市场购买了中国光大控股的h股。举牌后,中国光大控股持有香港流通股的比例约为5.1323%。3月23日,太平人寿通过沪港通以8500万港元的价格从二级市场购买了2998.3万股农业银行h股,在公告后占其香港流通股的5.03%。此外,3月13日,中国人寿通过港股通从二级市场购买中广核电力600万股,持股比例从9.952%上升至10.005%。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球股市乌云密布,但国际投资银行也青睐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资产。据HKEx透露,3月10日,摩根大通在一天内增持了包括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油田和中石化炼化工程在内的15家中国企业。3月19日,摩根大通购买了平安约4773.43万股h股,涉及约33.99亿港元。
据市场分析,最近美国股市的四次导火索崩盘拖累了港股走势,但也使港股估值更具优势或跌出“金坑”。根据广发证券的研究,上周五恒生指数的平均收盘市盈率仅为0.98倍。这是自1990年以来,恒生指数第三次跌破其净资产。在过去30年,恒生指数在破网前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最低点,然后恒生指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翻了一番;第二次出现在2016年初,随后港股开始了一轮“慢牛”。根据这份报告,如果目前香港股市的估值不一定是绝对底部,至少是在相对底部区域。
标题:港股通“南下”活跃 港股受宠?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9833.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武汉:有序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