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农”工作关键看成效
本篇文章1352字,读完约3分钟
Mameiruo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重点放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上。
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7年规划“农业”。
此时关注“三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一年,也是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全面战斗结束的一年。“在界定小康社会时,关键是要观察农民的状况”。脱贫致富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工作的成效。
首先,要搞好“三农”,就要以现代技术、现代人才和现代组织制度为动力,形成富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产业。
在考察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农村地区在扶贫领域脱了帽子、早早致富的人,大多是通过“能人”返乡,或成为村干部或企业家,带动了当地群众探索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农村的发展,实现了地区的共同富裕。这是许多地方扶贫实践的共同经验。
同时,在政策支持和资金到位后,一些地区的发展总是受阻。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改变依靠天空独自吃饭和战斗的旧模式;或者即使形成了合作模式或建立了小企业,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的解决办法是生产方面的规模效应。在销售方面,仍然需要帮助企业购买所有的钱或对口帮助单位“购买”。其产品和产业虽然依托当地的基础条件,但“资源丰富,特色不足”,发展了许多同质项目和产业,如特色城镇、生态旅游和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等。,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鼓励人才下乡,加强科技支撑。当新技术、新人才进入农村时,必须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改变旧模式,扩大适合现代农村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优势,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的生产、组织和营销体系,使农村产业能够站立起来,不仅实现一村一品,而且实现千村而非高度同质化。
其次,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根据现代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随着近几年基层网点的铺设、服务站的建立和金融知识的普及,“在现场谈金融”逐渐成为现实。但是,在满足基本金融服务后,未来金融支农的重点在于支持农村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中央一号文件列出了今后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许多方向。例如,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的农业企业实体可以按照规定享受目前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减税和免税政策;合理设定农业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风险共担的“银行保险”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抓好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的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这一系列措施不是简单地提供贷款等规模措施,也不是没有效率地填补资金缺口,而是筑起沟渠,引导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和连锁化发展。
第三,搞好“三农”离不开土地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做好农村改革的重点工作。土地承包期满后试点的延长,宅基地“三权分立”改革的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全面实施,都被视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乃至农村改革的策动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曾说,目前,宅基地基本上是以社员权为基础的免费分配,“结果是农民不在村里,却还占有这种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生产的低效率。激活这部分宅基地的效率,利用产权制度的突破推动农地权利、管理制度乃至农村和农业的变革,可能是未来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动力。当然,也存在许多争议和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推进。
标题:做好“三农”工作关键看成效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2673.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