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脱贫,“富民”之后还需“强县”
本篇文章1748字,读完约4分钟
从眼前来看,消除贫困的剩余任务仍然艰巨,而且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影响,很难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从长远来看,精确扶贫多年来解决了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但一些贫困县发展的内生动力仍需加强。富民之后,要想办法解决“强县”问题。在扶贫后的“过渡期”,除继续实施“四不”外,还要继续在原贫困地区“四不”上下功夫
4月11日,吉林省8个贫困县全部解禁。据报道,中国还有7个省,最后52个贫困县将在2020年脱帽。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0.6%,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有必要高度重视如期实现消除贫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从眼前来看,消除贫困的剩余任务仍然艰巨,而且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影响,很难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从长远来看,精确扶贫多年来解决了贫困人口脱贫的问题,但一些贫困县发展的内生动力仍需加强。富民之后,要想办法解决“强县”问题。目前,贫困县脱帽标准主要评价贫困的发生率、贫困人口的差错率、贫困人口的漏评率和群众的认可度,对县域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没有明确的要求。
从产业特征来看,近年来,特殊产业作为贫困地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增加人民收入的主力军。目前,许多贫困县的扶贫产业主要是低税和零税产业,如种植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000061)、乡村旅游业、家庭手工作坊等,部分需要财政补贴。
从后续投资来看,近年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水困难、困难重重、医疗、就学、用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然而,在基础设施维护、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和针对特殊贫困人口的政策方面需要持续投资。这些支出项目有的需要群众自己承担,有的可以由企业自己解决,有的由上级财政统筹安排。但是,许多项目仍然需要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中央政府明确要求,帮助贫困县、贫困村和辍学贫困人口的现行政策应保持总体稳定,并通过严格执行“四不选择”政策来加以改善。然而,在“后扶贫时代”,以前的贫困县仍然有很多地方可以花钱,但他们“挣钱”的能力不强。如果相关领域的县级财政充裕,我们不仅要减轻“节流”的负担,还要找到基于“开源”的途径。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贫困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维护和运营、自下而上政策等多层次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缓解县域财政压力;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域实力,壮大县域经济。
最近召开的扶贫研讨会指出,东西部扶贫合作应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东部产业向西部的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鉴、理念交流、风格互鉴、共同发展。这不仅是当前扶贫工作的要求,也是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摆脱贫困后的“过渡期”,除了继续实施“四不”外,还要继续为原有贫困地区的“四不”努力:
帮助技术。贫困地区的人们缺乏技术,工业更缺乏技术。因此,除了继续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提供帮助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成果可以因地制宜地引进到贫困地区。一项技术成果的转化往往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甚至催生整个产业集群,为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超级能量”。
帮助行业。随着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曾经制约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劣势和交通劣势逐渐得到补充。同时,自然资源、劳动力、土地等因素的优势将日益突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时机已经成熟。
帮助这个想法。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除了客观因素外,往往是由于缺乏先进的观念。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政策、商业环境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与其教人们钓鱼,不如教他们钓鱼。一个人愿意教书,但另一个人愿意学习。如果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能够真正深入学习先进经验和理念,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产业环境,他们为什么要担心不投资、不繁荣呢?
帮助人才。归根结底,经济实力的提升取决于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贫困地区应创造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的优质环境。一方面,他们应该努力培养本地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有必要引进外部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做出贡献。东部发达地区在从西部挖人才时不仅要“发发慈悲”,而且在用优秀人才帮助西部时也要“高举双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陈发明)
标题:高质量脱贫,“富民”之后还需“强县”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1333.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武汉277家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