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研究所的演讲(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
本篇文章4573字,读完约11分钟
当地时间4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的欧洲研究所发表了重要讲话。全文如下:
在布鲁日欧洲研究所的演讲
(布鲁日,2014年4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亲爱的菲利普先生和夫人:
亲爱的范龙佩总统,
尊敬的吕波总理:
亲爱的德维戈总统,莫纳总统,
亲爱的使节们,
老师和学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欧洲学院见到你。首先,我谨向学院的师生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中国发展的欧洲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在佛兰德语中,布鲁日的意思是“桥”。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每个人的生活,也是交流、理解和友谊的象征。我此次欧洲之行的目的是与欧亚大陆的欧洲朋友建立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刚才,菲利普和我参观了根特的沃尔沃汽车厂。这家工厂是比利时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中国、比利时和瑞典经济技术合作的典范。它在“中国投资”和“欧洲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
欧洲学院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是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的产物。人类历史总是伴随着战争的诅咒。悲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欧洲人民从痛苦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在让·莫内和罗伯特·舒曼等政治家的领导下,他们开始团结起来,为持久的和平与繁荣而奋斗。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大学不仅成为欧盟重要的智库,也成为欧洲政治精英的摇篮。范龙佩表示,欧洲科学院“一直处于欧洲一体化的核心”,体现了“诞生于战争废墟上的欧洲信念”。
老师和学生们!
1949年,欧洲研究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1975年,周恩来总理和索姆斯爵士审时度势,决定建立中欧外交关系。目前,中欧已经建立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在60多个领域建立了对话和磋商机制;2013年,双方贸易额达到5591亿美元,每年人员往来500多万人次,国际学生近30万人。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欧关系的发展仍然很大,潜力还远未实现。为了推进中欧关系,中国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我们才能理解这个国家今天是什么样子,而不是那个样子,我们才能知道这个国家将来会去哪里,不会去哪里。
我想借此机会告诉你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希望能帮助你观察、研究和了解中国。介绍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课题,我选择了一些中国最显著的特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词汇至今仍在使用。20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研究天文、地理,广泛探索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许多思想,如孝、忠、礼、爱他人、善待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自强等,至今仍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和生活,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民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使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前的几千年里,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一直处于世界的第一方阵。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傲慢自大,对外封闭,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穷人思考变化,而混乱的人思考决策。经过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人民付出了数千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国人民仍然记得被侵略和被奴役的历史,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因此他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不允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我们过去一直在这样做,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
第三,中国是一个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制度被推翻时,中国去了哪里?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君主复辟制、议会制、多党制和总统制都经过了思考和尝试,但结果都是行不通的。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有成功也有错误,甚至有严重的曲折。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辟了国家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逐步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路,并取得了成功。
第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几十年来经历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这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约为世界第80位,除以13亿多人口。中国有7400多万低收入人群居住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超过1000万。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工作并在城镇定居,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有超过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几乎相当于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总人口。在今年春节前后的40天里,中国航空公司、铁路和公路共运送了约36亿人,相当于每天9000万人出行。因此,要让13亿多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中国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经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第五,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每一天都是健康的,每一位绅士都应该努力自我完善”的思想,强调“我们应该努力过新的生活,每天都要更新,每天都要更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进就像逆水行舟。改革是由问题推动的,通过不断解决问题而深化。我们强调,改革开放只有在没有完成的时候才能进行。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所有的硬骨头都需要解决。此时,需要“知山有老虎,宁走虎山”的勇气,不断推进改革。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大胆稳健。“这个数字既难又容易,因为它比它的精细还要大。如果世界是困难的,它一定是容易的。世界上伟大的事情必须做得细致入微。”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总之,要观察和理解中国,我们必须既看历史又看现实,还要看物质和精神方面。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170年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的探索史都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化,就很难正确理解中国。
世界正朝着许多方向发展,而世界历史并不是以单一的方式前进。中国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不仅会水土不服,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00多年前,中国人认识到了这个真理:“生于淮南的橘子是橙色的,生于淮北的橘子是苦的。叶子和门徒相似,但他们的口味不同。那又怎样?水和土壤是不同的。”
一位法国作家说,朋友之间是透明的,他们可以互相交换生活。我希望我的介绍能让中国在你们面前更加透明。我也衷心希望欧洲高校能够培养出大量了解中国的人才,为中欧关系的不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老师和学生们!
尽管中国和欧洲相隔千里,但他们都生活在同一时间,生活在同一个空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前,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刚才我说过,我们希望与亚欧的欧洲朋友建立友谊与合作的桥梁。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建设和平、发展、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立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我们需要搭建一座和平稳定的桥梁,连接中欧。中国和欧盟占世界面积的十分之一和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在联合国安理会有三个常任席位。和平而非战争,多边主义而非单边主义,对话而非对抗是双方的共识。我们应该加强在全球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关键作用。文明文化可以传播,和平发展也可以。中国愿与欧盟一道,让和平的阳光驱散战争的阴霾,让繁荣的篝火温暖世界经济的冷泉,推动全人类走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
——我们需要搭建一座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增长与繁荣的桥梁。中国和欧盟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我们要坚持共同开放市场,加快投资协议谈判,积极探索自由贸易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我们还应积极探索中欧合作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结合,以建设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的人、企业、资本和技术焕发生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我们应该在改革和进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中欧两大改革进程连接起来。中国和欧盟都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进程,都在走前人没有走的路。双方应加强宏观经济、公共政策、地区发展、农村发展、民生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尊重双方的改革道路,借鉴双方的改革经验,以自己的改革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需要搭建一座文明和共同繁荣的桥梁,连接中欧。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而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比利时人喜欢啤酒一样,含蓄内敛的茶和热情奔放的酒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品味生活和诠释世界的方式。然而,茶和酒并非不相容。你可以用一千杯遇见你的知心朋友,用茶品尝你的人生。中国提倡“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样性和一体化”。中欧应共同努力,促进各种文明的繁荣。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统一、稳定、繁荣的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将很快公布第二份欧盟政策文件,重申中国高度重视欧盟和中欧关系的发展。去年,中欧共同制定了《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提出了近百个领域的一系列宏伟合作目标。双方应共同努力,尽快将蓝图变为现实,使中欧关系在未来10年中得到改善。
老师和学生们!
近年来,欧洲高校越来越重视中国,开设了EU-与中国关系课程,并积极建立EU-中国研究中心,致力于EU-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中方决定与欧洲研究所共同在欧盟国家建设中国首个“中国馆”,并提供1万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等领域发展的图书和电影用于学术研究。
“阅读数千本书”意味着“旅行数千英里”。有人建议学生们多去中国。你听到的是虚拟的,但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中方愿与欧方共同努力,到2020年实现中欧每年30万名学生的双向交流。
年轻人最有活力,充满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我希望中国和欧洲的学生以平等、尊重和友爱的态度看待世界,以欣赏、宽容和相互学习的态度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从而促进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中欧人民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使我们的地球在青年的活力和奋斗中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标题: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研究所的演讲(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047.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