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疫情下银行保险业的“危”与“机”
本篇文章1429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孙昭
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受到一定冲击。如何“破局”已成为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高速到高质量
作为一个风险管理行业,保险业在相关业务领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凭借其应对风险的专业能力和提供安全产品的特殊优势,保险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据艾瑞咨询(i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保险科技登陆现状及趋势展望》,在疫情形势下,各保险公司积极推广零接触网上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流程,同时在开展业务时更加依赖网上营销,实现网上保险承保。这一切的背后是保险技术正在发挥其巨大的应用价值。正是由于过去几年保险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保险机构形成了系统的在线操作流程,从而为应对疫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疫情过后,保险业将更加注重保险技术的发展,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将进一步深化。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保险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龙头企业占据了行业的大部分利润,而大多数中小保险企业却处于惨淡的境地,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此外,中小寿险公司很难再现过去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依靠“短快”业务提升规模的突破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保险公司的转型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保险技术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领先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授权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探索利润增长点。中小保险企业可以借助保险技术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实现业务创新和差异化发展。
艾瑞指出,近年来,中国的保险公司开始加大对保险技术的投资,其中头部保险公司和网络保险公司部署更为迅速。以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和PICC为代表的大型保险机构将“保险+技术”放在战略高度,积极投资设立保险技术子公司。据艾瑞咨询(iResearch)统计,2019年中国保险机构的科技投入达到319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至534亿元。
外部环境的影响有限
随着最近国际市场的动荡,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也越来越大。它会影响国内银行业和保险业吗?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亮早前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肯定会对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不会太大。
他说,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银监会重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积极成效。从数据来看,全国宏观杠杆率基本保持稳定,金融风险由原来的分散状态转为集中状态。过去三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总额达到5.8万亿元,影子银行、交叉金融等高风险业务压力下降16万亿元。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已被有序处置。在点对点贷款中,p2p的风险也大幅下降。目前,网上贷款机构的实际数量比三年前减少了近90%。
随着金融供给方结构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开放的扩大,银行和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进一步规范。数据显示,今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08亿元,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金超过6万亿元,拨备覆盖率达到181%。本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4.6%,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达到247%。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抗风险和应对资源非常充足。
对于下一步,周亮表示,中国保监会将继续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体制改革,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经济稳定就是金融稳定。从根本上看,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门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城市化,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弹性非常大。”周亮说。
标题:理性看待疫情下银行保险业的“危”与“机”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9836.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