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泳馆等健身场所将继续停业
本篇文章1081字,读完约3分钟
北京商报讯(记者兰)3月9日,北京市体育局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健身场所疫情防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称北京市仍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应对阶段,并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体育行业疫情防控的要求,体育健身场所继续实施停业整顿措施。
根据通知要求,体育健身场所(通风条件差)在地下空室等封闭场所开放;各种游泳场所;不符合防疫条件的其他健身场所;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需要关闭的体育健身场所将继续执行关闭措施。
根据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健身活动应坚持不聚集、不接触的原则。在活动组织方面,公共体育健身场所不得举办人员密集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各类户外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单位应严格执行测温、戴口罩、定期消毒和数量控制等相关防控措施;各类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暂停各类集体健身活动,包括各类运动训练、健身咨询、团体体操课等。
根据《2018-2019年健身产业白皮书》的数据,2019年,北京约有1300-1400家健身俱乐部,同时,北京约有3121家私人教育健身工作室。健身市场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全民健身场馆、特殊休闲体育俱乐部、有氧健身中心和综合健康康复中心等。
根据《传染病防治条例》,公共体育场馆暂停人员密集的群众体育活动和赛事;体育经营单位暂停组织各类集体健身活动,包括各类体育训练、健身咨询、团体体操课等活动,这也意味着健身俱乐部和工作室的线下门店将无法正常营业。
对此,北京市体育局建议,个人项目应优先考虑,不要选择足球、篮球、跆拳道等身体接触的对抗性项目。企业要在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积极研究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充分依托网络平台,丰富产品供应,培养公民的健身意识和习惯,为拓展市场做足功课;应积极加强疫情后体育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判断,挖掘体育在抗击疫情中的积极作用,科学规划布局,促进疫情后体育健身消费快速增长。
此外,北京市体育局要求两级城市体育部门加大对体育健身场所防疫控制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北京市防疫控制体系和措施以及《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安全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督促体育健身场所落实防疫控制的主体责任。同时,引导公众在健身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和防控,选择安全的健身场所和内容,选择家庭健身和网上健身项目,从根本上降低聚集健身的风险。
据业内人士透露,虽然目前还没有恢复健身场馆运营的时间表,但随着家庭健身的普及,各种健身行业已经开始网上“自助”。为了满足线下健身人群的需求,寻求线上突破,许多健身行业从业者的商业数据开始由负面转为正面,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呈现出改善的迹象。
标题:北京游泳馆等健身场所将继续停业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8937.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人气暴涨 螺蛳粉能打败方便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