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商贸流通“供”不可没
本篇文章1305字,读完约3分钟
鼠年伊始,北京下了大雪。受疫情影响,一些人延长假期,一些人在家工作,而女儿还很小的胡迪冒着大雪踏上了上班的路。
国内贸易流通关系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确保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场供应是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稳定人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关14亿人的心。
胡迪是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政策与标准司副司长。她和同事们的工作是“千方百计保证供应、稳定物价、造福民生”的重要任务——监测全国20家重点零售企业的日常生活用品,组织商业企业复业,指导零售餐饮企业预防疫情,组织行业协会发布倡议,确保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场供应。
准确调度,打好武汉的供应战
1月23日,武汉被“关闭”,湖北和中国的许多地区进入了紧急防疫状态。在疫情防控中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关系到“菜篮子”和“米袋子”,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的大局。此时,及时高效的信息共享尤为重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流通发展部党支部迅速成立了防疫和供应保障工作小组,按照党组对防疫和市场供应保障的具体要求,把防疫和供应保障作为全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多措并举,誓要打赢这场防疫和控制的战斗。董波是流通发展部党支部的组织成员,也是办公室主任。他是流通发展部防疫供应工作的主要司级负责人。
普通人开门时会做七件事:米饭、油、盐、酱、醋和茶。一切似乎都是小事,但实际上却是一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与零售企业密不可分。“家里有吃的,但心里没有慌”。因此,流通发展部对零售企业的经营和供给进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尽一切努力保证武汉尚超充足的余粮。“超市是保障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渠道。一个城市的日用品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超市的库存和供应。”董波表示,根据商务部防疫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流通发展部迅速建立了商务部重点零售企业应急保险和供应联系机制,并实施了数据每日报告制度。1月28日以来,我们对覆盖全国34个中心城市的20家重点超市企业的7000多家门店的经营情况,以及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日用品的销售和库存情况进行了监测,以促进协调,解决供应不足的问题,增加市场供应,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确保日用品不缺货。
只有弄清家庭背景,我们才能准确地抗击疫情。在这项对时间敏感、对数据敏感的工作中,胡迪冲发挥了她在统计学方面的优势。
“做这份工作就像打仗。时间很紧。要及时收集来自前面信息的反馈,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胡迪解释说,由于大多数被接触的企业都肩负着保证供应的重任,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总是肩负着坚持经营的重任,因此催报任务十分艰巨。
胡迪说,这项工作必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果报告的数据波动较大,应与企业逐一核实,以防止错报并应对一些新的变化;二是为保证上报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数据和信息必须每天16:00上报,以反映前一天的情况。
截至3月3日,流通发展部已编发35期重点担保零售企业生活必需品供应信息,已被国务院物资保障组、部领导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媒体广泛采纳;报道或发布了近10次情况通报,在12个省市推广和交流了有序复工的经验。根据监测数据,日用品的供应信息已经成为判断日用品市场供应的重要参考。(一直到第五版)
标题:冬去春来,商贸流通“供”不可没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3008.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