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启动“新基建”正当时 主要应有四“新”
本篇文章1715字,读完约4分钟
首先,在新区域,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60.6%。第二,新的主题应该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部门的市场准入;三是引入民间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渠道的新途径;第四,在新领域,我们将在补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和医疗等新基础设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物资保障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应注意调动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如何对冲流行病和经济衰退?事实上,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基础设施。“新基础设施”将有助于扩大需求,在短期内稳定增长和就业,在长期内释放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其长期竞争力,改善民生和福利。
近年来,中国经济分析和研究最需要的是客观性、专业性和务实性。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意识形态上的理解是“全面的,相互补充的。”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是情绪化的民粹主义业余爱好者。
现在,谈到基础设施,有些人会更进一步,说这是为了刺激钢铁和公基,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在过去的40年里,没有中等发达的基础设施,中国制造怎么可能有强大的竞争力?没有先进的网络宽带建设,互联网经济如何繁荣发展?然而,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无法释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础设施短缺的限制,道路、桥梁和卫生系统问题非常严重。
从历史上看,中国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发行了额外的特别债券来加强基础设施,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启动了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当时有很多争议和批评,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它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释放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潜力。
启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在于“新”。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老路,造成过度浪费和“鬼城”现象。未来“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应主要有四个“新”:
首先,新领域。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率约为80%。中国仍有很大的空空间,但城市化人口将更集中在城市群。我们预测,到2030年,当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1%时,新增的2亿城市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广东、香港和澳门、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和5g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于有人口流入的地区,要适当放宽地方债务要求,不实行终身负责制,以促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应该区别对待人口外流地区,以避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明显浪费。
第二,新课题。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特别是对具有某些利益的项目,这些项目应平等对待私人资本。
第三是一种新的方式。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要规范和推进公私合作,避免显性股权和实际债务,引入民间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渠道。
第四,新领域。调整投资领域,在完善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教育医疗等新基础设施,通过改革创新实现稳步增长,发展创新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人认为减税基础设施会增加地方债务负担,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会很大。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缺乏长远的全局。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财政平衡会使企业居民的状况恶化,财政平衡应该跨期进行,从平衡财政到功能财政。只要中国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为什么还要担心未来的金融问题?如果所有行业都不景气,我们怎么谈财政平衡?
我记得十几二十年前,有很多人认为北京人太多了。根据统计部门的公告,北京的常住人口在2000年为1382万,2008年为1695万,2019年为2154万。事实上,根据大数据,它可能已经超过2500万。20年前,我们为这座城市规划了1500万人口,包括土地供应、轨道交通、道路、教育和医院。现在北京的人口增加了1000万,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因此,人口流入城市进行适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稳定增长,而且对民生也是一大福音。为什么不呢?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任泽平:启动“新基建”正当时 主要应有四“新”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2923.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