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检阅物管业:标准提升与分化加剧
本篇文章3000字,读完约8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蔡颖
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京、沪、穗等城市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物业公司成为抗击疫情的关键环节,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物业公司存在分歧。
“无论从反应速度还是从整体防控措施,包括一些数字化信息手段的应用来看,品牌房企的整体表现都是好的。”2月25日,三大地产公司的内部人士汪洋(化名)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
汪洋说,在过去,物业管理的普遍看法是,业务仅限于清洁和安全,门槛很低。然而,在流行病期间,社区财产管理的价值被再次强调,并且相信它将在未来上升到资产管理的高度。
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在整个疫情期间的服务水平和防疫水平没有得到业主的认可,也为其发展敲响了警钟汪洋说道。
战争考验公共财产
从1月22日起,物业经理刘子云(化名)成为整个社区最忙的人。
从严格的温度测量,查询和人员进出车辆登记。他和他的同事们整个春节都在忙着工作,每天都要在公共场所进行几次消毒,然后在社区管道关闭后,各种快递都要进行统一消毒后再发货。
刘子云社区是深圳福田区的一个中型社区,拥有500名业主。
“因为疫情,我和社区里的大多数业主都有交集。他们几乎都认识我,对我们的工作有更好的了解。”2月27日,刘子云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在疫情期间,他和社区防控应急小组成员帮助业主购买了150公斤消毒水、1000个口罩等物资。他的社区一直保持零感染记录。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物业管理企业都做好了“战争流行病”的准备。
“我们社区的封闭管理存在漏洞。一些居民破坏了社区围栏,并暂时关闭了出口。社区不能按要求严格控制人口的进出,消毒的频率很低。”湖北省黄冈市关闭后,李成(化名)一直很担心。他是黄冈黄州区一个中型社区的业主。自疫情爆发以来,该社区已有两例确诊病例。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2月23日,一位住在广州祈福新村的业主告诉《时代周刊》,该社区的防疫措施不到位。自2月8日以来,该社区已有几例确诊病例。“从1月29日到2月6日,我从来没有在社区内外量过体温,挨家挨户的调查工作也落后了。”
在疫情期间,实施社区封闭管理对物业公司尤为重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物业公司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月28日,奥林匹克公园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最大的压力是保护材料的短缺。
“房地产业是一个服务业。目前疫情仍在继续,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管理层面,如疫情期间收入减少,防疫物资采购成本增加等。”澳远说。
2月29日,金茂地产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地产企业在一线防疫过程中面临三大挑战:人员短缺、物资短缺和服务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导致很多员工不能正常复工,增加了在职员工的工作量。另外,在企业管理方面,相关知识缺乏,防疫知识不足,物资储备不足,社会责任承诺中的权利和责任不平等,一线员工了解防疫和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等。,这给管理带来了困难。当业主自我孤立时,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也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及时引导。”金茂地产内部人士补充道。
3月2日,蓝光嘉宝服务部相关人士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物业普遍缺乏应对大规模防疫的经验,如何防疫是通过摸索积累起来的。此外,在疫情期间,保护员工和业主的健康和安全是物业的首要和困难工作。
欢迎优惠政策
“在疫情期间,我公司增加的成本约为2亿元,主要用于采购防疫物资和员工护理。”汪洋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在汪洋看来,仅仅2亿元就可以大大提高业主的满意度,这是“非常划算的”。
在柯睿物业发起的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条件下社区业主问卷调查中,获得了除西藏外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5000份有效问卷。其中,97.59%的被转让业主肯定了防疫防疫的重要性;79.46%的转移业主认为,在此次疫情中,企业的防疫防疫工作比平时有明显改善。
2月23日,彩生活副董事长唐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在防疫期间,一线员工身心压力巨大。就行业而言,这种流行病的价值凸显出来,未来的物业在社区治理中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同时,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在防疫期间,各城市政府集中力量出台了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优惠政策。
2月7日,深圳率先出台了对物业管理行业和企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明确将物业服务企业列为抗击疫情的重点单位,并要求各区政府按照每平方米管理面积0.5元的标准,对辖区内的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为期两个月的财政补贴。
随后,浙江省、陕西省、广州市、青岛市等地纷纷效仿,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扶持政策也逐步出台。
与此同时,包括合肥和山东省在内的许多物业协会呼吁将物业管理行业纳入生活服务范畴,享受税收减免,将物业管理纳入街道社区疫情防控体系,并给予物业服务费补贴。
边际效应扩展
一场流行病使物管企业从配角走向了舞台,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月3日至13日,几家房地产公司的股价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其中,滨江服务、亚人寿、澳远健康等11家公司的股价涨幅均在20%以上。
上述金茂相关人士告诉《泰晤士报》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物业管理行业的反周期、抗风险特性在物业中得到明显体现,具有“防汛抗旱、高度稳定”的特点,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更为明显。“我认为,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良好的局面还会持续下去。”
然而,汇生国际金融总裁黄立冲却给出了不同的观点。3月1日,他告诉《泰晤士报周刊》记者,“物业管理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劳动力成本、管理成本和保护成本,都很高,而物业管理费是固定的。据估计,物业管理公司的整体利润在未来将会减弱。”
根据嘉里的数据,在2月24日至29日的一周内,物业管理行业的整体增长率与前期相比有所收窄。只有新源服务、浦江中国、保利地产、凯撒丽人和中海地产有所增长,新源服务的周增长率为11.05%;浦江中国和保利地产紧随其后,周增长率分别为7.22%和2.23%。
虽然资本市场的表现逐渐稳定,但物业管理企业对业务模式和服务边界的延伸有了新的思考。
奥林匹克公园向《时代周刊》记者指出,疫情是社区增值服务的机会。疫情过后,家庭的健康支出将会增加,对非接触式在线采购和家庭服务的依赖将会增强。疫情下的居家服务、卫生保健和疫情后的卫生保健都值得关注。
「疫症进一步培养了业主的消费习惯,并带动了社区增值服务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大多数材料企业将调整其业务比例。”蓝光嘉宝的相关人士对《时代周刊》表示,科技的智慧财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物业服务的边际效应也在扩大。
“目前,许多房地产公司正在从传统住宅向一些非住宅型住宅扩张。例如,专注于商业地产和设施管理,主要业务包括商业地产和资产管理以及综合设施管理。”汪洋向《泰晤士报》记者指出,除了商业写作,还有一些公共建筑形式和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也能给企业带来规模扩张,这将是物业管理企业新的发展市场。
金茂地产相关人士也表示,疫情过后,物业服务的价值不仅在社区发挥作用,而且从社区到城市再到社会,企业将更有可能更深入地参与城市公共治理。
3月1日,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主席柏文向《泰晤士报》记者指出,物业管理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仍然不高,作为平台和进口价值的资本想象依然存在,因此未来机遇依然良好。
“主要是如何把握行业结构的变化,如何使物业管理公司的平台和导入价值尽快出现。这是物业管理企业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时代周刊》记者柏文·Xi补充道。
标题:疫情检阅物管业:标准提升与分化加剧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12819.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