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扶贫大棚“椿”意盎然
本篇文章598字,读完约1分钟
本报青岛讯(记者陈凌鑫□孙京新)“农忙季节没有人等,所以我每隔一两天就去青岛把香椿送到大超市。每次100-200公斤,批发价是每斤六七元。”平度市老城区竹洞村冬暖香椿大棚的负责人张发宇告诉记者,在防疫控制期间,大棚内的人数不超过5人,每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米,整个过程都戴着口罩,定期消毒,确保香椿的正常销售。
2017年,青岛一家国有企业退休员工张发宇和妻子戴秀英在老城区朱东村租了4个扶贫冬季暖棚,产品主要销往北京、青岛等地。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张发宇不忘带领贫困家庭一起致富。当他需要就业时,他总是优先考虑他周围的贫困家庭。
61岁的蒋淑兰是朱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她主要负责香椿的分类和装袋。在这里,她每天能挣100多元。另外,在张发宇的带领下,附近的几户人家已经开始发展香椿产业。今年,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影响,农民销售香椿受阻。张发宇主动捐出自己的保鲜仓库,让村民免费储存新鲜的香椿芽,从而减少村民的损失。张发宇表示,下一步,他培育的香椿苗还将供应给周边的扶贫大棚,共同办好小康社会。
据悉,在上级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老城区于2016年开始调整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先后在11个村庄建设了52个扶贫大棚。该镇的“扶贫温室”为贫困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促进了周边农民的增收。四年来,共向贫困村投入130多万元,用于发展贫困户和村公益事业。其中,朱东村的四个冬季取暖扶贫大棚年收入3.7万元。
标题:山东平度:扶贫大棚“椿”意盎然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9653.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鸠坑”春茶上市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