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权难在哪里
本篇文章1081字,读完约3分钟
汽车涉及成千上万的零部件,其技术含量也是所有工业科技成果的成果。普通消费者很难了解真实情况;目前,中国市场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仍处于建设阶段,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向消费者倾斜的作用有待提高。此外,消费者并不真正满意权利保护机制和正确的路径。这应该是很难捍卫汽车权利的主要原因。
此外,商家的一些行为也是汽车维权难的重要原因。
2019年,汽车消费中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销售陷阱、以旧换新、减少配置、机油泄漏、提高销售价格等等,这些问题经常出现在媒体上。一些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的车型自进入中国后,内部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央视“315晚会”因疫情延期,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应受到舆论监督,并由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2019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21,400件,同比增长7.76%。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在商品投诉中排名第一,共投诉34335起,占消费者投诉总数的42%。其中,热点问题实际上是维权的难点。
例如,产品的质量问题大多集中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上,没有专业标准很难找出问题的责任。例如,在汽车购买合同的情况下,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合同陷阱。比如售后服务,备件价格偏高,或者故障经过反复维修无法完全排除,消费者只能任其摆布。例如,很难证明权利,消费者不知道该做什么,也没有办法投诉。
汽车消费领域总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当问题出现时,消费者往往会找到企业、制造商、消费者协会、企业甚至法院,他们往往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集体维权和暴力维权应运而生,其中包括Xi安女车主爬上奔驰、大声疾呼维权的生动事件。
合理维护权利在这一领域也有困难。那些指责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利方面过于激进的人,反映了维护自身权利的途径不尽人意。每个人都知道,正常的权利保护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程序。然而,消费者协会无权强制执行,而且消费者往往负担不起法律诉讼所需的鉴定费。Xi安的女车主通过自毁形象和传播微信把事情搞大了,最终解决了她们的需求。
在制度设置上,汽车权利保护也存在缺陷。例如,《三包条例》中存在着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益博弈,这往往使得经营者利用《三包条例》中的优惠条款来搪塞消费者。然而,“三包”规定只是一个管理标准,消费者需要证明汽车不合格、有缺陷、有瑕疵。即使这些能够得到证明,“三包”规定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效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将立即成为适用法律。
捍卫汽车权利有什么困难?这绝对不是消费者维权意识的片面性。问题的难点在于我们仍然缺乏一个快速、有效和经济的解决机制。
标题:汽车维权难在哪里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9445.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北京现代加快新能源布局
下一篇:疫情冲击加剧,欧洲勉力提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