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接受了比利时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等欧洲媒体
2015年6月29日,比利时法语国家主流媒体《晚报》刊登了李总理与欧洲媒体联合书面采访的文章。全文如下:
问:欧洲仍然受到债务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被削弱的欧洲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和中欧关系带来什么风险?
答:欧洲作为当今世界重要力量的地位没有改变。我高兴地看到,自今年以来,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加快,这表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改革措施是有效的。欧洲经济是有弹性的,人们相信它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当欧洲出现困难时,无论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还是在处理希腊债务问题上,我们都坚定地选择同舟共济,支持欧方应对挑战的努力。今年是中欧建交40周年。40年来,中欧合作取得显著成就,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
中欧百年工程2020战略规划涵盖近100个领域,具有前瞻性。中国和欧盟都在推进结构性改革,都为各自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战略措施。我去布鲁塞尔与欧盟新领导人举行了第17次中欧领导人会议。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与欧盟领导人探讨新形势下扩大中欧合作的新思路,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欧合作的升级换代寻找新的突破和增长点。
问: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低于7%的目标。中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答: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平稳启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7%的“含金量”更高,城市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改善充满信心,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仍能释放出许多红利。在内部,我们将坚持通过结构改革推进结构调整,政府将加大推动分权、整合管理、优化服务的力度,打破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的桎梏,同时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我们还扩大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并推动中国设备走向海外。
我们不参与强刺激,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将坚持定向调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灵活实施政策,坚定不移地坚持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的基本方针。
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仍然很大空。我们促进大众创业和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实施“互联网加”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
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愿意走多远?
答:这不仅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也是我们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政府把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尽所能的原则,根据本国国情承担国际义务。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29.9%和33.8%,自今年以来持续下降。“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能够顺利完成。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切实贡献。此外,中国参与了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截至2014年底,共安排了2.7亿元人民币用于气候变化方面的南南合作。
必须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中国将遵循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并努力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中方愿加强与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年底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如期达成新协议。
问:欧盟和美国正在谈判一项自由贸易和投资协定。中国是否认为这一协议是一种威胁?
答:所有区域贸易安排都应遵循公开、透明和包容的原则,《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也应如此。中方高兴地看到相关谈判取得进展,也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持开放态度。我们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与一些国家建立的双边自由贸易区。
目前,中国和欧盟也在加紧谈判中欧投资协定。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基石”。目前,双方的日贸易额接近17亿美元。中欧高层投资协定的早日缔结,将为中欧创造“优势进、优势出”和“强联盟”的新型合作模式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中欧投资合作发展迅速。然而,2014年的双向投资不到200亿美元,与中欧的经济总量和贸易额空相比有了很大改善。我们希望在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科技领域出现新的合作项目。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标题:李克强总理接受了比利时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等欧洲媒体
地址:http://www.3mtj.com/blsyw/766.html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心灵鸡汤: